您好,欢迎来到饲料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加入
热搜豆粕玉米DDGS鱼粉硫酸铵甲酸铵预混料
产品目录: 能量饲料
产品列表
  • 中文名称: 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中文同义词: 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英文名称: NA   含量:98%   包装:1KG/铝箔袋   用途:具有良好的增稠和稳泡作用,与阴离子、阳离子、两型表面活性剂相溶性好。
  • 中文名称: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中文同义词: 尼纳尔;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英文名称: Detergent 6501 英文同义词: Detergent 6501 CAS号: 分子式: C16H35NO3   含量:99%   包装:1KG/小氟化瓶
  • 中文名称: 椰子油脂肪酸 中文同义词: 4-羟基-6-甲基-1,3-苯二甲酸;椰子油脂肪酸;椰子油酸;椰油酸 英文名称: Coconut oil fatty acid 英文同义词: Cocinic acid;.alpha.-Cocinic acid;3-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4-hydroxy-6-methyl-1;Coconut oil fatty acid;Edenor K 8-18 MY;Fatty acids, coco;COCONUT ACID;Coconut oil acid CAS号: 61788-47-4 分子式: C19H21NO5 分子量: 343.37374 EINECS号: 262-978-7   含量:99%   包装:1KG/小氟化瓶   用途:适用于日用、工业洗涤剂,造纸助剂及化纤油剂等的合成或复配。
  • 小麦低聚肽是以小麦中提取的蛋白质为原料,采用多种酶制剂,通过定向酶切及特定小肽分离技术获得的小分子多肽物质,具有水溶性好,分散稳定,易吸收,生物活性强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蛋白质,还可以快速补充人体所需要基本营养,对一些疾病也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小麦低聚肽有抑制胆固醇上升的作用。小麦低聚肽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其功能物质是低聚蛋氨酸,可用于调节人的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小麦肽能阻碍血管紧张素酶的作用,因而有降血压作用。具有ACE抑制作用、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等。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活性、调节免疫、抑制凋亡等功效。
  • 在造型艺术中出现的玉米及玉米神的形象更是自古就有,考古发掘又屡有新证。现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则推陈出新,在更高层次上赋予人们全新的感受。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当属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医学系大楼上的巨幅壁画《生命、死亡与四要素》,作者为墨西哥著名壁画家弗朗西斯科·埃朋斯。画中的“四要素”指水、火、土、风,这是一幅隐喻印第安土著人生活的作品,而玉米就在这幅巨作的中心位置,我们好像能体会到玉米在水火土风的培植滋养下同生命与死亡紧密相关的生动含义。 1.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2.发病规律: 在南方温暖地区,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来年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斑上产生夏孢子,可以在田间重复侵染,并由南至北随季风传播,逐渐扩大蔓延。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高的相对湿度(100%)有利于锈病发生和发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早熟品种一般易发病,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氮肥施用过多,会加重病害发生。 东北三省玉米病害过去主要是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抗病育种工作也主要针对这些病害进行 , 选育的杂交种多为单抗性品种; 同时由于我国骨干玉米种质资源抗性遗传基础狭窄,血缘相近 , 极易引起病菌生理小种变异, 使品种的抗性丧失如丹玉 13 只抗玉米大斑病 1 号小种。由于 2 号小种的出现并成为优势小种, 导致该品种很快退出东北玉米区。
  • 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出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玉米苗期能生长在含NaCl0.21%的土壤中,大于植株死亡。玉米植株含有16种元素,除C、H2O2来自CO2。和都要从土壤中吸收。需要量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玉米从抽雄前10天到抽华后25—30天是玉米于物质积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占总吸肥量70—75%的N、60—70%的 P和 65%的K。 首先是大大提前了玉米的播种期, 玉米大双覆技术使原有的 70 cm 垄距加大,播种期较正常播种期提前 15 ~ 20 d 左右。在我省西部干旱(阿城、双城、肇源、肇东) 和中西半干旱地区, 农民为抢墒情 ,往往也采取提早播种 ,最早播种期为 4 月 17 日 。由于早春气温低, 种子在土壤中萌动慢,生命力较弱 , 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 , 给土传病害病原菌侵染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其次玉米种植密度加大 , 80年代以前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平展或半平展, 种植密度小 , 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耐密性的紧凑型 ,种植密度大,密度加大湿度增加给气传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校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a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 (1)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夏播70-85天,积温为1800~2100℃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片。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较小。 (2)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积温2300~2500℃。夏播85-95天,积温2100~2200℃。叶片数较早熟品种多而较晚播品种少。 (3) 晚熟品种:春播120-150天,积温2500~2800℃。夏播96天以上,积温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多为21-25片。由于生育期长,产量潜力较大。 由于温度高低和光照时数的差异,玉米品种在南北向引种时,生育期会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常因日照短、温度高而缩短生育期;反之,向北引种生育期会有所延长。生育期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品种本身对光温的敏感程度,对光温愈敏感,生育期变化愈大。 3.按用途与子粒组成成分分类 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将玉米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两大类 墨西哥历史,与玉米的进化同步前进。西班牙人入侵后,曾花费巨大财力在墨西哥推广小麦种植,在土地和资金方面均提供优惠条件,但玉米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种植格局在墨西哥却始终未曾改变。古印第安人,甚至直到现在的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生活,都是紧紧围绕着玉米的种植与收获来组织和安排的。印第安人部落和村社,都将玉米磨房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房就成了全村的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它与“权力”联系在一起。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3℃的依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国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中熟品种2300一2600℃;晚熟品和25OO--28OO(3000)℃。
  • 玉米丝黑穗病是70 年代初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当时推广的杂交种如嫩单 3 号 、4 号、5号,龙单 1 号、5 号等品种不抗玉米丝黑穗病,其种植面积最a高时占生产种植面积的 50 %以上 。感病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 使玉米生产遭受严重损失。随着抗玉米丝黑穗品种的应用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到 80 年代中期 ,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控制在 1 %~ 2 %。 90 年代以来 , 丝黑穗病,再度流行,2001 年玉米丝黑穗病中等偏重发生,2002 年全省玉米丝黑穗病特大发生。双城、阿城 、宾县、肇东、肇源 、肇洲等市县玉米主产区调查结果表明, 50多个品种, 均有玉米丝黑穗发生 ,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平均发病率为 15 %~ 20 %,严重地块达 60 %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发病的品种有白单 19 、龙单 19 、吉单 197 。发病面积之广, 危害程度之大是历来所不曾见的。 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该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该期又可划分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手可以摸得到有2~3厘米的茎节的时期。大喇叭口期是棒棒叶开始抽出,但尚未展开,形成新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在上部展开的叶片和尚未展开的叶片间可以摸得到富有弹性的小穗的时期。花粒期:是指从抽穗到结实的时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籽粒建成的阶段。包括了抽雄期、散粉期和结实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病害最根本、经济、安全 、环保的措施。筛选抗源自交系 ,发掘抗病基因 ,创造抗性强 、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育种材料进而育成抗病新品种 , 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对推广品种进行合理布局 ,在同一生态区,按一定比例种植不同抗病类型的杂交种, 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适时播种, 实行玉米 -大豆 , 玉米 -麦类轮作,改变田间生态条件 ; 合理配方施肥 ,适时增加 K 肥的施用, 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防御能力 ;对土传病害的防治 ,使用种衣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我国玉米育种起始于20世纪初。1900年,京师大学堂罗振玉率先在书刊中介绍欧美玉米良种和栽培技术。随后,《农学报》开始宣传玉米良种及栽培知识。从1926年起,金陵大学的王缓等分离自交系并组配杂交种供教学使用,1930年中央大学的赵连芳等开始选育自交系,1931年山西省铭贤学校在太谷进行美国玉米品种引种试验,中选育出金皇后品种,推广种植到华北、东北、西南等各省。 1、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2、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人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食用时粘性较大,故又称粘玉米。 (8)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名。稃壳顶端有时有芒。有较强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脱粒困难。 (9)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产量较高。 2.按生育期分类 主要是由于遗传上的差异,不同的玉米类型从播种到成熟。即生育期亦不一样,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类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划分早、中、晚熟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