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饲料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加入
热搜豆粕玉米DDGS鱼粉硫酸铵甲酸铵预混料
产品目录: 能量饲料
产品列表
  • 3、防治办法: (1)农业措施 选育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3年轮作,秋季深翻士壤,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增施有机肥等,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4小时。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播种。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1)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又可以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甜玉米所以甜,是因为玉米食糖量高。其子粒含糖量还因不同时期而变化,在适宜采收期内,蔗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10倍。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甜玉米又可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类。甜玉米在发达国家销量较大。 1、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2、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人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 1、症状: 黑粉病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均可受害。病组织肿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后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瘤较小,直径仅l-2厘米或更小,一般不产生黑粉。茎节上和穗上病瘤较大,直径可达15厘米。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雌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仅个别小花受侵产生病瘤,其它仍能结实;全穗受害可成为1个大病瘤。 玉米病害种类较多 ,发生流行因素复杂多变, 防治方法应多种多样 , 病害治理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 , 把单一病害防治向系统综合防治方向转变;把以保护玉米为主向保护农田生态系统转变 ,朝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各项关键技术的有机协调功能 。1、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监测及时掌握病菌小种毒力频率和病菌变异动态,可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抗病育种的预见性 , 避免由于病菌变异导致品种抗性丧失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 (2)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区别是前者分子量比后者小得多,食用消化率又高20%以上。糯玉米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罐头,我国还有用糯玉米代替粘米制做糕点的习惯。由于糯玉米食用消化率高,故用于饲料可以提高饲养效率。在工业方面,糯玉米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作为增稠剂使用,还广泛地用于胶带、粘合剂和造纸等工业。积极引导鼓励糯玉米的生产,将会带动食品行业、淀粉加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并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
  •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又名苞谷、苞米、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16世纪传入我国,至今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较多。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硬粒型玉米,华北地区多种植适于磨粉的马齿型玉米,品质次于硬粒型玉米。玉米的品种类型很多,按用途分,有粮用饲用品种、菜用品种(包括糯质型、甜质型、玉米笋型)、加工品种(甜玉米、玉米笋)、爆粒型品种(爆米花专用品种)等。玉米是粗粮中的保a健佳品,食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 玉米生育期是指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玉米全生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播种期为播种当天日期,出苗期不全田苗高2~3厘米左右的幼苗出土达60%以上。拔节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 世界玉米产区多数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光谱成分对玉米的发育影响很大,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玉米为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光的饱和点高,一般玉米光合强度为35--80mgCO2/dm2·叶·小时。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因此需水量也较多。
  • 首先是大大提前了玉米的播种期, 玉米大双覆技术使原有的 70 cm 垄距加大,播种期较正常播种期提前 15 ~ 20 d 左右。在我省西部干旱(阿城、双城、肇源、肇东) 和中西半干旱地区, 农民为抢墒情 ,往往也采取提早播种 ,最早播种期为 4 月 17 日 。由于早春气温低, 种子在土壤中萌动慢,生命力较弱 , 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 , 给土传病害病原菌侵染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其次玉米种植密度加大 , 80年代以前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平展或半平展, 种植密度小 , 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耐密性的紧凑型 ,种植密度大,密度加大湿度增加给气传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诗人、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古印第安的诗人们写过许多歌颂玉米的诗歌,其中一部分流传至今。在墨西哥著名诗人、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的诗歌中,也曾反复出现玉米的意象,如《在石与花之间》中的诗句:“你克制、忍耐、生活/宛似鸟儿/从一把玉米炒面到一坛玉米稀饭。”在《太阳石》中,他更是满怀激情地唱道:“你的玉米裙在飘舞歌唱/你水晶的裙子、水的裙子……”。 东北三省玉米病害过去主要是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抗病育种工作也主要针对这些病害进行 , 选育的杂交种多为单抗性品种; 同时由于我国骨干玉米种质资源抗性遗传基础狭窄,血缘相近 , 极易引起病菌生理小种变异, 使品种的抗性丧失如丹玉 13 只抗玉米大斑病 1 号小种。由于 2 号小种的出现并成为优势小种, 导致该品种很快退出东北玉米区。
  • 进入 90 年代,玉米茎腐病、弯孢叶斑病 、圆斑病陆续成为玉米病害中的新成员, 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年发病率 15 %~ 20 %,已上升为主要病害 ,虽经“八五”“九五” 攻关 ,明确了其病原菌优势种组成 , 但在防治措施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玉米弯孢叶斑病 1996年在辽宁省爆发流行, 发病面积有 20 万 hm2 , 严重地区叶片大多枯死, 减产50 %。近年来, 玉米弯孢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有发展蔓延趋势。 在现代墨西哥社会,由于玉米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全国要规划出大面积的土地种植玉米,各地区再根据各自的气候与土壤特点辅种其他作物,具体到农村基层,则完全按照玉米田面积的大小形成大小不等的村落。墨西哥的文明史几乎是与玉米的进化和发展同步前进的,它深深渗入到墨西哥社会的组织形式、人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之中。用小勺舀些水淀粉到玉米空隙里,填满空隙 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赖氨酸是人体及其它动物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型,在食品或饲料中欠缺这些氨基酸就会因营养缺乏而造成严重后果。高赖氨酸玉米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相当于脱脂奶。用于饲料养猪,猪的日增重较普通玉米提高50%-110%,喂鸡也有类似的效果。随着高产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涌现,高赖氨酸玉米发展前景极为广阔。(5)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角质胚乳含量高,淀粉粒内的水分遇高温而爆裂。一般作为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
  • 1、症状: 玉米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较重。为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严重时茎秆从病部折断。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粘连,不易剥开。 2、发病规律: 玉米干腐病以菌丝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玉米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病。 玛雅人的圆形太阳历中,就是以太阳的位置和玉米的种植将一年划分为9个节气。人们辛苦一年后最愉快最欢庆也是最轻松的日子,是在第二个叫做“成熟”的节气,相当于8月2日,这是玉米开始成熟的时候,也是人们开始享受嫩玉米的时节。印第安人在收获玉米之后,要围着大堆的玉米举行宗教仪式和欢庆活动,如用羊羔、饮料祭祀玉米神等。这样的欢庆活动要持续一个月,直到玉米收获完毕。就是在农村其他节日中,玉米也是作为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被摆上祭坛供奉,有时人们还用五彩玉米粒组成宗教画面或用来占a卜。 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出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玉米苗期能生长在含NaCl0.21%的土壤中,大于植株死亡。玉米植株含有16种元素,除C、H2O2来自CO2。和都要从土壤中吸收。需要量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玉米从抽雄前10天到抽华后25—30天是玉米于物质积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占总吸肥量70—75%的N、60—70%的 P和 65%的K。
  • 世界玉米产区多数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光谱成分对玉米的发育影响很大,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玉米为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光的饱和点高,一般玉米光合强度为35--80mgCO2/dm2·叶·小时。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因此需水量也较多。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a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 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 变异种类丰富, 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 变异系数过大、 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 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赖氨酸是人体及其它动物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型,在食品或饲料中欠缺这些氨基酸就会因营养缺乏而造成严重后果。高赖氨酸玉米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相当于脱脂奶。用于饲料养猪,猪的日增重较普通玉米提高50%-110%,喂鸡也有类似的效果。随着高产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涌现,高赖氨酸玉米发展前景极为广阔。(5)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角质胚乳含量高,淀粉粒内的水分遇高温而爆裂。一般作为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
  • 玉米崇拜———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对墨西哥人来说,玉米绝不仅仅是食物,而是神物,是千百年历史中印第安人宗教中崇拜的对象。古印第安a神谱中,有好几位玉米神,例如辛特奥特尔玉米神、西洛嫩a女神、科麦科阿特尔玉米穗女神等,他们都象征着幸福和运气。墨西哥民间有许多关于玉米的神话和传说,都将人类的起源与玉米的发现连在一起。纳华印第安人的传说认为, 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过8%的玉米类型,由于玉米油主要存在于胚内,直观上看高油玉米都有较大的胚。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较高,是人体维持健康所必需的。玉米油富含维生素F,维生素A、E和卵磷脂含量也较高,经常食用可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增强肌肉和心血管的机能,增强人体肌肉代谢,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因此,人们称之为健康营养油。玉米油在发达国家中已成为重要的食用油源,美国玉米油占食用油8%。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为4%-5%,研究发现随着含油量的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也相应提高,因此,高油玉米同时也改善了蛋白品质。 玉米丝黑穗病是70 年代初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当时推广的杂交种如嫩单 3 号 、4 号、5号,龙单 1 号、5 号等品种不抗玉米丝黑穗病,其种植面积最a高时占生产种植面积的 50 %以上 。感病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 使玉米生产遭受严重损失。随着抗玉米丝黑穗品种的应用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到 80 年代中期 ,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控制在 1 %~ 2 %。 90 年代以来 , 丝黑穗病,再度流行,2001 年玉米丝黑穗病中等偏重发生,2002 年全省玉米丝黑穗病特大发生。双城、阿城 、宾县、肇东、肇源 、肇洲等市县玉米主产区调查结果表明, 50多个品种, 均有玉米丝黑穗发生 ,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平均发病率为 15 %~ 20 %,严重地块达 60 %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发病的品种有白单 19 、龙单 19 、吉单 197 。发病面积之广, 危害程度之大是历来所不曾见的。
  • 开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约2kg,每亩每天耗水3—4m3 ,全生育期耗水 250—350m3。不同生育用玉米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要进行灌溉。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浇水3—4次,依不同地区,具体情况而异。灌a水方法,我国目前多为沟灌、畦灌,最近发展利用喷灌、滴灌,后两种方法,既节约用水,又灌溉均匀。玉米不涝,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区,要注意排水或采取垄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涝害。玉米经常发生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病害及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虫害。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a病虫害。 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赖氨酸是人体及其它动物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型,在食品或饲料中欠缺这些氨基酸就会因营养缺乏而造成严重后果。高赖氨酸玉米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相当于脱脂奶。用于饲料养猪,猪的日增重较普通玉米提高50%-110%,喂鸡也有类似的效果。随着高产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涌现,高赖氨酸玉米发展前景极为广阔。(5)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角质胚乳含量高,淀粉粒内的水分遇高温而爆裂。一般作为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 3.富含硒和镁 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a癌抗a癌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a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应而受到抑制。镁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这对防a癌也有重要意义。 4.含谷胱甘肽 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 1、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2、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人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2)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区别是前者分子量比后者小得多,食用消化率又高20%以上。糯玉米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罐头,我国还有用糯玉米代替粘米制做糕点的习惯。由于糯玉米食用消化率高,故用于饲料可以提高饲养效率。在工业方面,糯玉米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作为增稠剂使用,还广泛地用于胶带、粘合剂和造纸等工业。积极引导鼓励糯玉米的生产,将会带动食品行业、淀粉加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并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 5.含玉米黄质 玉米中所含的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产生。根据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许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显示,摄取较高量的玉米黄质,能降低老年黄斑性病变的机率。 6.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烟酸 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玉米中还含有烟酸,含量比大米高很多。烟酸在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帮助我们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的正常功能。人体内如果缺乏尼克酸,可能引起精神上的幻视、幻听、精神错乱等症状,消化上的口角炎、舌炎、腹泻等症状,以及皮肤上的癞皮病。
  • 1、直接食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校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a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玉米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于旱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认为夏季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虽然玉米需水较多,但相对需水量不太高,蒸腾系数240—370,比大麦(280一400)、燕麦(340一500)、紫花首清(831)、三叶草(797)低,耗水量较为经济。玉米有强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温度高,空气干燥时,叶片向上卷曲,减少蒸腾面积,使水分吸收与蒸腾适当平衡。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 1、症状: 玉米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较重。为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严重时茎秆从病部折断。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粘连,不易剥开。 2、发病规律: 玉米干腐病以菌丝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玉米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病。
  • (1)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2)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玉米丝黑穗病是70 年代初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当时推广的杂交种如嫩单 3 号 、4 号、5号,龙单 1 号、5 号等品种不抗玉米丝黑穗病,其种植面积最a高时占生产种植面积的 50 %以上 。感病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 使玉米生产遭受严重损失。随着抗玉米丝黑穗品种的应用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到 80 年代中期 ,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控制在 1 %~ 2 %。 90 年代以来 , 丝黑穗病,再度流行,2001 年玉米丝黑穗病中等偏重发生,2002 年全省玉米丝黑穗病特大发生。双城、阿城 、宾县、肇东、肇源 、肇洲等市县玉米主产区调查结果表明, 50多个品种, 均有玉米丝黑穗发生 ,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平均发病率为 15 %~ 20 %,严重地块达 60 %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发病的品种有白单 19 、龙单 19 、吉单 197 。发病面积之广, 危害程度之大是历来所不曾见的。 进入 90 年代,玉米茎腐病、弯孢叶斑病 、圆斑病陆续成为玉米病害中的新成员, 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年发病率 15 %~ 20 %,已上升为主要病害 ,虽经“八五”“九五” 攻关 ,明确了其病原菌优势种组成 , 但在防治措施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玉米弯孢叶斑病 1996年在辽宁省爆发流行, 发病面积有 20 万 hm2 , 严重地区叶片大多枯死, 减产50 %。近年来, 玉米弯孢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有发展蔓延趋势。